中东战地手记|在埃及的苏丹难民:我们每天都祈祷战争结束

发布时间:2024-06-04 19:45:22 来源: sp20240604

  新华社开罗5月27日电 中东战地手记|在埃及的苏丹难民:我们每天都祈祷战争结束

  新华社记者董修竹 姚兵

  在埃及首都开罗和相邻吉萨省的一些街区,随处可见苏丹人的身影,让人恍惚间以为置身一座“苏丹小城”。

  这些苏丹人有一个共同的身份——难民。让他们流离失所来到埃及的,是一年前爆发的苏丹内战。

  2023年4月15日,苏丹武装部队与苏丹快速支援部队在首都喀土穆爆发武装冲突,战火随后蔓延至其他地区。持续一年多的武装冲突已造成苏丹约1.55万人丧生,超过870万人流离失所。大量苏丹难民越境进入埃及、乍得、南苏丹和埃塞俄比亚等国。

  68岁的阿布·哈立德一家原本住在喀土穆机场附近,去年5月,他家的房屋被炮弹击中,造成一名亲属身亡。出于安全考虑,一家人决定到埃及避难。

  哈立德一家与另外两个家庭一起踏上离乡之路,他们在沙漠和山区辗转了7天,经过重重关卡终于抵达埃及开罗。如今,哈立德一家住在吉萨省因巴拜区郊外的一套出租房内。

  记者日前来到哈立德的住处探访。走进屋内,看到客厅里的两张床和一张长条沙发上挤满了人,成人在看电视,几个小孩光着脚在玩耍。这套出租房包含3个卧室、一个厨房、两个卫生间,屋里没有多少的家具摆设。

  “我们3个家庭合租了这套公寓,一共住着21人。因床位有限,大部分人直接睡在地板上。”自从到埃及后,由于房租不断上涨,哈立德已经搬了四次家。

  “来到埃及终于感觉安全了,而且这里有药、有电、有水。”哈立德说,刚来时以为只待一两个月,但现在苏丹情况越来越差,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去。

  在这里,哈立德和家人没有工作,生活费和房租主要靠国际人道主义组织和一些在埃苏丹人救济。“自去年宰牲节以来,我们快一年没吃过牛肉,日常主要靠碎玉米、西红柿、土豆糊口。”哈立德说。

  从业近30年的妇产科医生萨米·马哈茂德原本在喀土穆的生活优渥,冲突爆发之初,他还在坚持出诊,但为了孩子们的安全,一家人最终辗转60多个小时逃到埃及。

  如今,马哈茂德一家七口租住在开罗东边的卫星城新开罗的一间公寓里,除了偶尔通过提供培训服务获得一些收入贴补家用外,生活花费主要靠国外的亲戚和朋友支援。

  埃及政府3月公布的数据显示,苏丹冲突以来,已有超过50万苏丹难民涌入埃及。但埃及方面由于经济能力所限能给苏丹难民提供的支持十分有限。

  面对种种艰辛,身在异乡的苏丹人努力“自救”,他们相互接济,想尽办法共渡难关。

  马哈茂德组织成立了专门的互助小组,帮助1000多名同在埃及避难的苏丹医生分享各类工作和生活信息。周末,医生们还会去苏丹人办的集市提供义诊。

  在吉萨省郊区,38岁的苏丹人玛伊松·阿卜杜勒·萨拉姆和丈夫创办的“下一代教育中心”过去一年接收了数百名苏丹难民的孩子,为他们提供知识技能培训、心理疏导、卫生服务等。

  苏丹冲突已超过一年,尽管国际社会反复呼吁,但交战双方仍无停火迹象,冲突的外溢效应有增无减,人道危机不断恶化。

  “喀土穆如今的安全形势很糟糕,”哈立德说,“我们每天都祈祷战争结束,希望世界能够帮助苏丹恢复和平与安全。”

(责编:曹欣悦、崔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