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积不到百分之一,如何创出多项“第一”

发布时间:2024-04-19 08:55:50 来源: sp20240419

本报讯(记者姜微 何欣荣)面积仅55平方公里,不到上海总面积的百分之一;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文化创意产业、不成套房屋改造完成率、老旧住房加装电梯完工量等多项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却位列上海全市第一。过去一年,上海市徐汇区生动诠释了“中心辐射”的能级优势。

聚焦上海建设“五个中心”重要使命,努力打造高质量发展强劲增长极、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高地、人民城市建设样板。新的一年,徐汇将加快书写中心城区高质量发展的大文章。

培育千亿产业集群,闯出高质量发展新路

能够一次性接受并处理约30万汉字的输入内容,准确提取关键信息,实现长文本中“大海捞针”——最近,位于徐汇的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与商汤科技联合香港中文大学和复旦大学正式发布新一代大语言模型书生·浦语2.0,综合性能达到同量级开源模型的领先水平。

这不是徐汇第一次在人工智能领域实现领跑。2017年,徐汇成为上海首个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并在2019年入选全国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2023年,上海“模速空间”创新生态社区暨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生态集聚区在徐汇滨江揭牌,目前已有逾50家企业入驻,全区有9家企业机构通过国家网信办大模型备案,占上海全市一半以上。

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文化创意、现代金融四大产业,是徐汇正在培育的千亿级产业集群。2023年,徐汇的文化创意产业率先突破千亿元,数字经济、生命健康、现代金融等产业则保持两位数增长。

徐汇区委书记曹立强说:“去年这些新兴产业带动徐汇的财政收入实现两位数增长,今年我们将继续做大经济总量,争取奋力一跳,更好服务全市发展大局。”

为产业发展营造生态,这是徐汇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的底气。以生命健康产业为例,医生的临床发明,如何转化为实际产品?创新药和医疗器械获批后,如何加快进入临床应用?这离不开产医融合生态。

正在举行的上海两会上,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副院长、徐汇区中心医院院长周俭代表介绍,在上海市和徐汇区支持下,2023年上海国际医学科创中心在中山医院总部园区正式启动,未来将瞄准医疗新装备、新器械、新疫苗、新药物、临床诊疗新技术等方向,打造国内顶尖的临床研究和创新转化基地。

“徐汇区拥有‘大院大所大校大企大园’集聚的独特优势。围绕复旦、交大和中科院上海分院等院校,我们正在布局建设六大科创街区和首批11家高质量孵化器,打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裉节堵点,努力打造上海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增长极。”曹立强说。

“流量”中挖掘“能量”,为国际文化大都市增光添彩

开馆一年接待近200万人次的中外读者游客,单日最高客流超1.7万人次;新增读者证超过1.4万张,位列全市区级图书馆第一——位于上海徐家汇商圈的徐家汇书院,因颜值超群和功能复合,去年年初开馆后人气居高不下,短短一年间跃升为深受市民读者喜爱的海派文化新地标和“第二书房”。

“去年9月,我们第一次走进徐家汇书院,发现车水马龙的上海市中心,一座区级图书馆可以如此充满活力。”拥有千年历史的湖南大学岳麓书院与“一岁”的徐家汇书院今年年初签署合作协议,岳麓书院院长肖永明感慨。

线下吸引流量,线上不遑多让。广袤辽阔的草原、千山耸立的高地、幽静隐秘的低谷……总部位于徐汇的数字文娱企业米哈游,将张家界等一系列中国最美山水搬进自主开发的游戏《原神》里,吸引了一大批海外玩家,连续数月蝉联中国出海手游收入冠军。

“我们复盘自己取得的成绩,就是因为在创作和推广过程中加入了大量中国文化元素,并且运用了先进的数字技术,向全球玩家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米哈游联合创始人刘伟说。

包括米哈游、腾讯、莉莉丝等一批重点企业在内,徐汇的文化创意产业领跑上海。在线上线下汇聚的“流量”中挖掘“能量”,再转化为发展“增量”,人文经济学在徐汇得到了生动体现。

“新的一年,我们将一方面落实‘党的诞生地’红色文化传承弘扬工程,突出红色文化引领作用,另一方面将聚焦数字文娱,推动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去’,打造文化自信自强的徐汇范式,助力上海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徐汇区区长钟晓咏表示。

城市更新民生“加码”,奋笔人民城市幸福画卷

“加百部梯,聚百家力,圆百家梦”——今年年初,徐汇区枫林街道传出好消息:该街道扎实推进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工作,目前已累计竣工108台。

小区加装电梯事关千家万户,没有居民的支持很难开展下去。许财根作为枫林街道东安四村26号楼加梯自治管理小组的一员,对加装电梯的每一个步骤、每一项环节,都记忆犹新。他将这三年多来的所有心血记录下来,浓缩成一本143页的备忘录。“从启动、调研、征询到施工全过程,加装电梯是十几个部门还有居民共同努力的成果。”

数据显示,通过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徐汇区去年加梯完工量位列上海第一,累计完工881台,占全市加梯完工量的10%以上。电梯装好后,美丽楼道也顺带完成,居民生活环境随着加梯一起改善。

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徐汇正在努力打造人民城市建设的样板。比如,针对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徐汇在全区布局建设了约40个“生活盒子”,里面配齐社区食堂、社区卫生站、社区文体、社区助浴“新四件套”。

根据居民需求的变化,这些“生活盒子”还可以优化升级。像枫林街道天龙片区“生活盒子”,就依托区域资源嵌入了针对青少年的心理咨询、针对老年人的“光影照相馆”等特色服务。“从选址、设计到建造等各个环节,我们都要对居民需求进行调研,让居民‘足不出片区’就能满足日常生活所需。”枫林街道党工委书记苏小超说。

新的一年,徐汇的“民生清单”还将不断拉长。在黄浦江沿线的徐汇滨江,每到周末,滑板、跑步、露营的市民与江面往来的船只相映成趣。根据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今年上海将推动徐汇滨江南延伸段等滨水公共空间贯通开放,为市民提供更多“家门口”的好去处。

厚植产业发展生态,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持续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通过把战略蓝图细化为“施工图”、转化为“实景画”,上海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进程中将涌现更多“徐汇范例”。

(责编:王震、陈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