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种粮也能够致富

发布时间:2024-04-27 20:33:24 来源: sp20240427

  3月31日湖南省益阳市南县艳洲村育秧基地的田间作业现场。   肖乐峰摄(影像中国)

  3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强调,“要建设好高标准农田,推行适度规模经营,加强政策支持和示范引领”“让种粮也能够致富,进而吸引更多农户参与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真正把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之路走稳走扎实”。

  黄淮海平原,拔节期小麦春管有良方。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种粮大户李君业说:“今年的小麦,农技员根据土壤墒情早早制定了田管方案,帮我们省了不少心。”

  东北黑土地,备耕期水稻迎来新订单。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八五六分公司副总经理沈国春说:“12万余亩稻田,收购方每亩预付150元订金,秋收后按合同价收购,种植户心里踏实。”

  经营体系强是农业强国的重要特征。放眼春耕一线,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展身手。400万个家庭农场、220万多家农民合作社联农带农,超过107万个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提供全链条服务,推广良种、绿色统防统治,推进标准化生产,带动农民多种粮种好粮,广袤田畴生机勃勃。

  活力足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速成长,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显优势

  农业现代化,离不开生产经营方式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是现代农业的方向”“使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始终充满活力,不断为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创造有利条件”。

  把粮食安全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解答好“谁来种地”问题,加快构建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为推进农业强国建设夯实了基础。

  春管春耕忙,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粮食生产提质增效。

  适度规模经营,种粮效益提升。

  “我家以3亩地作价出资参加村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一年保底收入1500元,年底有分红,还不耽误外出务工。”山东省沂南县蒲汪镇张家汪湖村村民张现峰说。

  “小麦返青后,我们及时保墒,现在苗齐根壮,预计今年是个丰收年。”张家汪湖村党支部书记张胜祥说,合作社集中采购农资,每亩成本降低142元。对合作社的226亩河滩地进行深翻改良,低产河滩地成了高效良田。

  创新经营体系,田间活力倍增。从主体数量看,全国种粮合作社达54.2万家、种粮家庭农场176.5万个,合作社成员中普通农户占比超过95%。从经营成效看,合作社年经营收入超过6300亿元,为成员提供的经营服务总值超过8700亿元。

  政策及时到位,放大经营优势。

  江西省丰城市淘沙镇丰洲种植专业合作社育秧中心里,负责人莫海平细心查看给农户代育秧苗的生长情况。“政策给力,托管业务越来越红火。”莫海平说,近两年当地加大对集中育秧设施、烘干中心等农业设施建设扶持力度,今年该合作社育秧社会化服务面积达5000亩。

  春耕备耕,各地农业农村部门加强政策支持和指导服务,充分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模化、集约化、组织化、专业化优势。浙江省宁波市对种植50亩以上稻麦或20亩以上油菜的规模生产主体,给予每亩400元左右补贴。山东省阳谷县支持99个种植规模在100亩以上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购置自走式镇压机,实施“一喷三防”社会化服务28万亩次,推动春管关键技术落地落实。

  经营方式调整,生产优化升级。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城西镇高庄村,一条条尺许宽的田埂被推平,小麦田成方连片。“土地流转后进行了统一整理,有效解决了耕地碎片化问题。现在大型旋耕机、收割机都能开进大田,机械化作业效率显著提升。”城西镇农业农村和社会事业局副局长仲崇玉说。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立足春耕生产实际需求,各地因地制宜加快培育粮油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智慧农业,应用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和北斗导航、作业质量监测等智能终端,引导粮油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新“粮食+”复合种植、循环种养等耕作制度。

  强保障

  多层次服务带动,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重点要以解决好地怎么种为导向,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快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把小农户服务好、带动好”。

  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显示,我国小农户数量占农业经营主体98%以上,户均经营规模约7.8亩,“大国小农”仍是我国基本农情。

  春耕一线,聚焦农业生产关键薄弱环节和小农户生产实际,各地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拓展服务领域,让农民种粮更省心省力。

  ——支持保护体系持续完善。

  四川省仁寿县方家镇水池村,小麦病虫害防治正值关键节点。“农业保险为咱减轻了后顾之忧。”跟土地打了8年交道,种粮户范琨越来越有底气,“今年我给两季粮食都买了完全成本保险,政府补贴75%,一亩小麦只要自缴4.76元,保额700元。”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价格+补贴+保险”的一揽子支持政策,确保农民种粮有钱挣、能得利。适当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继续实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和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三大主粮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政策实施范围实现全国覆盖……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出台落地,不断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社会化服务提质扩面。

  “老张,秧苗和测土配方肥,还得你帮俺张罗。”河南省淮滨县台头乡何庄村种粮户谢实营,一大早就来到淮滨锦绣江淮现代农业有限公司签订机插秧水稻秧苗订单协议。公司负责人张锋说:“我们的服务不断向产前、产后延伸,今年服务面积近30万亩,算下来农户每亩农资投入能节省16%左右。”

  春耕大忙,多元化的社会化服务为粮食生产提供了有力支撑。目前,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服务面积超过19.7亿亩次,其中服务粮食作物面积14.7亿亩次、占比75%,覆盖小农户9100多万户。

  ——新技术直通小农户。

  “有县农技推广中心专家现场支招,从选种、用肥到病虫害防治都明明白白,今年种的4亩小麦长势好于去年。”四川省旺苍县龙凤镇龙凤村种粮户方成联说。

  “课堂上讲的米豆间作模式、全生育期科学管理技术,对玉米大豆增产太有用了。”备耕闲暇,在吉林省四平市农教中心,一场高素质农民后续跟踪培训让四平市家家乐农机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周金玲收获颇丰。

  提升种粮主体的科学素养,关乎粮食生产的成色。信息技术广泛运用,有效打通春耕农技服务“最后一公里”。年初以来,中国农技推广信息服务平台累计在线解答春耕备耕生产问题4.6万个。针对不同区域的技术需求,平台分区域、分时间、分行业为农民推送个性化技术指导和服务,助力春管春耕有序推进。

  增效益

  粮食生产效益和竞争力持续提升,确保种粮农民持续获益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协同推进农产品初加工和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要探索建立更加有效、更加长效的利益联结机制,确保乡亲们持续获益”。

  行走春耕一线,记者发现各地正加快延伸粮食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从田间到工厂、再到餐桌,越来越多“大粮仓”变身“大厨房”,粮食产业链条韧性不断增强。

  瞄准市场需求,调整种植结构。

  “品种跟着市场走。”四川省中江县东北镇喜胜村种粮户陈波说,种了45亩订单小麦,都是抗锈病能力强、丰产性好的品种。“按照绿色种植规范种植的二级及以上小麦,公司以每吨高于市场价100元的价格收购,收入有保证。”

  种植结构跟着市场调,有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短生育期油菜,适宜制作面包、糕点等的加工型优质强筋、弱筋小麦,绿色优质糯稻……伴随春耕有序推进,一系列适应加工、消费需求的新品种落地田间,既有助于提升粮食产量和品质,也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丰富多元的选择。

  产业融合赋能,打造现代化大产业。

  江苏省溧阳市南渡镇庆丰村田里,麦浪随风起伏,油菜花成片盛开,不远处矗立着一座新落成的稻香文化馆。“粮食产业发展空间潜力很大。”岁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王林松介绍,公司稻米加工设备、成品冷库建设已完成,目前正加快完善文化馆内部科普陈设,在油菜盛花期和水稻育秧旺季,将开展休闲旅游、农业研学项目,预计可带动村集体增收200万元。

  春耕一线,各地区各部门加紧夯实粮食产业基础,培育全产业链条。亿万农民在希望的田野上辛勤耕耘,扎实推进春季农业生产,让农业根基更稳,让饭碗端得更牢。

  《 人民日报 》( 2024年04月02日 01 版)

(责编:赵欣悦、袁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