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梅州:“土字号”变身“金名片”

发布时间:2024-06-04 17:18:38 来源: sp20240604

五月的广东梅州生机盎然。在梅县区松口镇,金柚的叶子油得发亮;在平远县仁居镇,脐橙果树在微风的吹拂下,树叶沙沙作响;在蕉岭县蕉城镇,蜜蜂飞舞在花丛中。梅县金柚、平远脐橙、蕉岭蜂蜜等农产品,都是梅州的地理标志产品,也是梅州农业最具代表性的名片。

地理标志是重要的知识产权,也是推进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近年来,梅州市检察机关能动履职,多措并举推进地理标志保护工作,为地理标志产品的发展壮大提供坚强法治后盾,护航企业放心发展。

设立保护联络点

凝聚法治合力

在“中国金柚之乡”梅县区,全区金柚种植面积为27.8万亩,2023年总产量达66万吨,产值约46.2亿元。产业发展的成功,离不开对“梅县金柚”地理标志全方位、立体化的司法保护。梅县区检察院在走访中发现,部分柚农不会规范使用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这样的情况,并非梅县区独有。在梅州其他县(市、区),部分农民由于文化水平不高、法律意识不强,对地理标志缺乏进一步了解,无法享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带来的红利,如何解决?

2023年8月,梅县区检察院牵头设立“梅县金柚”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保护联络点。站点成立之后,主要是为柚农、柚企提供精准法律服务,帮助企业防范法律风险,切实为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提供检察支撑。

此外,该院还结合全市知识产权案件集中管辖的优势,会同区法院、区公安分局、区司法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出台《关于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协作配合机制的意见》,畅通企业维权渠道、推动知识产权综合司法保护、加强“两法衔接”、强化办案协作、开展企业合规工作,凝聚护航金柚产业健康发展的法治合力。

今年3月,随着金柚养护进入关键期,梅县区检察院开展农资产品专项监督行动。在石扇镇的一个金柚农场内,检察官为60余名柚企负责人和柚农开展知识产权法律知识培训,阐释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权利范围、侵权判断标准、注册商标举证责任分配及证据保全等司法实践中常见的问题,引导大家从保证货真价实、重视消费者口碑、规范使用地理标志等方面,自觉维护好“梅县金柚”金字招牌。检察官还在现场播放了该院结合真实案例制作的知识产权普法微动漫《变形的名片》,生动形象地展示案件背后的法律知识。

制发风险提示函

促进产业发展

“这份风险提示函很及时,很有用,能帮助我们防范油茶生产经营风险。”兴宁市一油茶企业负责人表示。

兴宁市是“中国油茶之乡”和广东省油茶优势产区,油茶种植历史悠久。“兴宁茶油”获评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入选第二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在走访调研中,兴宁市检察院发现在油茶果采摘时期,偷摘、抢摘现象时有发生,不少果农、企业对此十分苦恼。

“油茶果的采摘时间与油茶品质有着密切关系,提前采摘会导致油茶质量不达标,进而损害地理标志产品形象,对于品牌建设是不利的。”办案检察官告诉记者,通过与属地政府联合开展专题普法活动,借助行政村的村居“大喇叭”循环播放相关普法知识,偷摘、抢摘油茶果的行为基本消失,茶农的合法利益得到了保障。同时,检察机关积极推动属地政府出台《关于加强油茶采摘期管理的通告》,对油茶果采摘时间进行规范,并加强相关监管工作,为地理标志产品发展筑牢坚实后盾。

为更好助推“兴宁茶油”这张地理标志名片做优做强,兴宁市检察院紧扣油茶种植、加工等环节存在的法律风险隐患,向油茶企业制发了《企业经营法律风险提示函》,引导其强化守法经营意识,完善风险防控机制,通过依法合规经营确保地理标志产品行稳致远,发挥长远效益。

在企业负责人的邀请下,检察官还到企业开展专题辅导讲座,结合真实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法规,地理标志的品牌价值、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以及做好地理标志保护工作相关注意事项,帮助企业厘清涉法疑问,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调研报告“把脉”

检察建议“开方”

“一份调研报告精准‘把脉’,一份检察建议科学‘开方’。正是人大代表、人民监督员等关注公益诉讼工作的力量与检察机关合力监督,才擦亮了‘平远脐橙’地理标志‘金名片’。”今年3月19日,一场围绕保护地理标志的社会治理检察建议落实情况问效会在平远县检察院举行。在听取各方意见后,办案检察官针对监督效果进行了全面总结。

“平远脐橙”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20年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脐橙产业是平远县的支柱产业之一。然而,这张“金名片”的价值并不为当地群众所了解。

平远县检察院在调研过程中发现,“平远脐橙”地理标志的主管部门存在权责不清、配套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部分企业存在违规使用“平远脐橙”地理标志的情况,影响“平远脐橙”地理标志品牌信誉和可持续发展。

2023年11月,平远县检察院启动行政公益诉讼立案程序。针对地理标志运用主体较少、对地理标志市场价值认知不足、地理标志使用不够规范,以及制度不健全、监管不到位等问题,检察机关向相关行政部门制发了检察建议,督促其加强地理标志保护有关工作。

收到检察建议后,相关行政部门制定加强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和运用实施方案,重新修订《平远脐橙国家地理标志使用管理办法》,开展执法检查、集中宣传,走访脐橙生产、经营企业200余家,建立脐橙生产企业及地理标志使用服务台账。

为解决“平远脐橙”地理标志保护的深层次问题,平远县检察院成立专题调研组,深入生产企业、经营市场走访调研,与相应职能部门座谈磋商,系统梳理辖区地理标志保护情况,最后形成一份《激活地理标志效应 赋能脐橙特色产业——关于“平远脐橙”国家地理标志运用保护调研报告》,为党委政府做好相关工作提供了决策支持。不久,平远县政府出台政策,允许农产品地理标志主要企业申请使用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扶持资金,形成激励效应。

“目前已有9家企业申请使用‘平远脐橙’地理标志,保护地理标志的法治合力初步形成,检察建议很有成效、很有意义。”在检察建议落实情况问效会上,平远县人大代表罗缘对检察机关能动履职推动地理标志保护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韦磊 张伟)

来源:检察日报

(责编:温璐、梁秋坪)